親子鑒定是一種生命科學。它的出現是一種進步,對“親子鑒定”的困惑是先進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與道德觀念產生碰撞的體現。“親子鑒定”也絕非“忠貞”的殺手。家庭最后走向崩潰也非“親子鑒定”在起根本性作用。如果夫妻之間感情很融洽,也根本不會去做親子鑒定,做鑒定本身就表明婚姻中存在著危機。
近年來,做親子鑒定的人呈逐年上升的趨勢。尤其是去年,名人官司的媒體傳播,更讓人對這一技術越發關注。可現實的一個問題也擺在人們面前,親子鑒定從技術上能夠鑒定血緣關系,但夫妻間的信任、父母與子女的親情,卻是用任何技術手段都無法甄別的。
毋庸置疑,親子鑒定是社會的進步。雖然前來申請做親子鑒定的原因五花八門,但是,只要有此要求,就說明夫妻之間,或者家庭成員之間可能有了不好的苗頭。
親子鑒定是科學,不管接不接受,事實都是客觀存在的。鑒定結果對一個家庭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。親子鑒定本身對人們的婚姻、家庭不會有沖擊和影響。關鍵在于鑒定結果出來后,如何處理。人們要把握準分寸和方向,免得去掉了自己的心病,卻傷了家人、親人的心。
因此,要以平常心看待親子鑒定,慎重選擇親子鑒定。
上一篇:為何明知是親爹媽還要做親子鑒定?
下一篇:當事人拒做親子鑒定 可推定確認親子關系